首届哲学领域“101计划”拔尖学生培养学术论坛
日期:2024-11-30获奖名单
首届哲学领域“101计划”拔尖学生培养学术论坛拟于2024年12月8日在无码a片 召开,为全国哲学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搭建校际学术交流、互鉴、探索的研习平台。
本年度,论坛共收到论文359篇,经过两轮专家盲审,评选出获奖论文58篇,现公示如下:
首届哲学领域“101计划”拔尖学生培养学术论坛获奖名单  |  
  ||||
序号  |  
   姓名  |  
   学校  |  
   论文题目  |  
   获奖情况  |  
  
1  |  
   柴萌萌  |  
   南开大学  |  
   晚期维特根斯坦的知识论是一种基础主义吗?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2  |  
   陈勉  |  
   中山大学  |  
   “现代废墟”的记忆唤醒与文明忧思——城市废墟探险的文化审美解读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3  |  
   陈雨诺  |  
   复旦大学  |  
   从先秦儒家丧祭观念看“礼之本”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4  |  
   樊宇  |  
   华东师范大学  |  
   Against Reciprocity Thesis: Reconside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edom and Morality in GMS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5  |  
   范思瑞  |  
   南京大学  |  
   Against the pro tanto illustration of the moral understanding argument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6  |  
   方雨桐  |  
   复旦大学  |  
   美者对感性理念的表达不违背鉴赏自律的原则 ——一种澄清和辩护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7  |  
   龚克  |  
   中山大学  |  
   论王阳明的“心体之乐”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8  |  
   金一舟  |  
   无码a片  |  
   意识的中项结构在《巴黎手稿》中的应用——一种哲学式共产主义的阐释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9  |  
   柯雅芳  |  
   清华大学  |  
   《礼学视域下杜预“短丧说”的经学渊源与内在逻辑探究》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10  |  
   李昶霖  |  
   兰州大学  |  
   方法建构下的王道之本——基于对董仲舒推类思想的考察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11  |  
   李真  |  
   北京师范大学  |  
   “今夷”与“昔夏”之间——试论黄宗羲日本之行对《明夷待访录》思想之影响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12  |  
   廖祎容  |  
   南开大学  |  
   一种存在与生成的“居间者”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13  |  
   林航  |  
   无码a片  |  
   《政治自由主义的目标与限度:走出重叠共识两难困境的“第三条道路”》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14  |  
   刘纾言  |  
   山东大学  |  
   重思马克思“自主活动”的唯物史观意蕴——读《德意志意识形态》“费尔巴哈”章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15  |  
   刘雨茜  |  
   浙江大学  |  
   “意识形态”术语进入中文语境后的早期演变——基于“意识形态”译名的创制、流变与确立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16  |  
   卢颖欣  |  
   清华大学  |  
   通往宗教本质的道路——论舍勒和奥托对宗教本质的现象学还原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17  |  
   陆晨阳  |  
   无码a片  |  
   基于解释美德的容许主义辩护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18  |  
   马安骏  |  
   北京大学  |  
   《说一切有部因果体系中的“离系果”——兼论一种回应“自在之物”问题的可能思路》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19  |  
   马川越  |  
   北京大学  |  
   Against Propensity Interpretation of Trait Fitness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20  |  
   盛墨林  |  
   无码a片  |  
   事实与概念的统一:重思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循环论证问题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21  |  
   施闻禹  |  
   复旦大学  |  
   “反思”在自然主义知识论中的地位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22  |  
   孙圣皓  |  
   南京师范大学  |  
   马克思机器异化思想的三重线索——基于《1861—1863年经济学手稿》的文本解读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23  |  
   汤喻婷  |  
   东南大学  |  
 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何以切中社会现实?——从黑格尔—马克思的现实观点看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24  |  
   唐轩林  |  
   清华大学  |  
   父子一体还是权力至上——试析“父母存,孝子无私财”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25  |  
   王奕丹  |  
   北京师范大学  |  
   “以仁成人”至“杀人之教”——围绕《朱子家礼》开展的研究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26  |  
   王重阳  |  
   复旦大学  |  
   回应彻底怀疑论论证:重新评估闭合原则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27  |  
   温思迈  |  
   中山大学  |  
   论《宇宙志》中的人与自然——基于对伯纳德《宇宙志》的解读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28  |  
   温珍昱  |  
   山东大学  |  
   反思与变革:王国维与胡适对戴震理欲观的诠释差异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29  |  
   吴科铭  |  
   东南大学  |  
   The Pond Analogy and Its Moral Limits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30  |  
   吴欣琪  |  
   浙江大学  |  
   弗雷格与维特根斯坦的反心理主义思想及比较分析 ——基于意义理论视角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31  |  
   杨帆  |  
   南开大学  |  
   论先验想象力在康德哲学中的位置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32  |  
   应柯娜  |  
   中山大学  |  
   亚里士多德对不矛盾律的否定论证——论辩证法在《形而上学》Γ卷的具体运用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33  |  
   张鹤轩  |  
   华中科技大学  |  
   模型与定律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34  |  
   郑宇涵  |  
   东南大学  |  
  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能解决残障人问题吗?——答纳斯鲍姆的四个批评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35  |  
   周润泽  |  
   吉林大学  |  
   从“非存在物”到“自然存在物”及其超越  |  
   入围报告  |  
  
36  |  
   班世钊  |  
   吉林大学  |  
   主体性的沦陷:他者剥削、物性颠倒和自我奴役——《资本论》视角下的资本主义统治结构探析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37  |  
   曾书华  |  
   华东师范大学  |  
   历史的哲学是否可能?——对波普尔“历史主义”批评的再回应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38  |  
   陈嘉宁  |  
   山东大学  |  
   马克思欲望概念的亚里士多德进路理解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39  |  
   陈逸群  |  
   东南大学  |  
   Thin Concept of Group and Self-respect: How to Articulate Defective Self-respect under Group-based Oppression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40  |  
   崔玉坤  |  
   无码a片  |  
   蒯因、卡尔纳普与逻辑真理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41  |  
   邓智  |  
   南昌大学  |  
   从“tode ti”到本体论的统一原则————基于《实事与本质》的本体论思想研究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42  |  
   董翟  |  
   南京大学  |  
   重构肯定性——从尼采到福柯的主体向度透视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43  |  
   冯栩艺  |  
   浙江大学  |  
   “夫子言性与天道,不可得而闻也“——浅析孔子的人性观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44  |  
   焦芸茱  |  
   山东大学  |  
   达尔文式两难困境论证:疏漏及补充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45  |  
   卢灏  |  
   东南大学  |  
   时间与身体的交织:论《知觉现象学》中的身体时间观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46  |  
   卢惠琳  |  
   中山大学  |  
   礼之“敬”:构建道德意识觉醒的空间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47  |  
   邱奕  |  
   中山大学  |  
   《王阳明哲学中的”天植灵根“论—从植物隐喻看良知学的建构途径》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48  |  
   邵康睿  |  
   中央美术学院  |  
  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贝叶斯认识论扩展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49  |  
   王弼宇  |  
   东南大学  |  
   瞬间与救赎:论奥古斯丁美学中的时间性问题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50  |  
   王哲  |  
   无码a片  |  
   拉康欲望理论视域下马克思的对象性关系——《1844年手稿》中异化理论的重构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51  |  
   魏子沁  |  
   清华大学  |  
   人生之统一性在于叙事?——论麦金太尔的叙事统一性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52  |  
   杨中和  |  
   武汉大学  |  
   Beyond Regulation: Reclamation as a Counterspeech to Hate Speech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53  |  
   张殊翟  |  
   无码a片  |  
   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》中的“异化”: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统一点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54  |  
   张宇轩  |  
   吉林大学  |  
   符号、欲望与生产——鲍德里亚与德勒兹“生产”概念比较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55  |  
   章佳杰  |  
   华东师范大学  |  
   Being and Escape: From the Supreme Instant to the Absolute Other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56  |  
   赵昱昊  |  
   南京大学  |  
   唐君毅论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——以“心之无对性”为中心的考察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57  |  
   周子彤  |  
   山东大学  |  
   “不敢为”与“辅自然”:论老子“无为”思想的“有作为”主张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58  |  
   朱敦硕  |  
   南京大学  |  
   论《楞伽经》一阐提成佛问题  |  
   优秀奖  |  
  
说明:入围报告同学将受邀参加本次论坛,一二三等奖将在论坛当天公布并颁发获奖证书;优秀奖证书将在论坛结束后寄送。
联系人:韩东风15953366619 王酩淇18811153261
哲学领域“101计划”秘书处
无码a片
2024年11月30日
